近些年来,选择购买二手车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
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新车一出4S店的大门,价格就要打个折扣,相比之下,一辆开了两三年的二手车,价格上确实显得亲民不少,性价比看起来非常高。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买二手车也变得方便起来,手指在屏幕上划一划,就能看到全国各地的车源,似乎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爱车。
然而,在这种便利和实惠的表象之下,二手车市场的水深程度,是很多初次接触的朋友难以想象的。
在众多潜在的问题中,有一种操作最为普遍,也最具有欺骗性,那就是“调里程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表车”。
这种车,就像是化了妆的演员,你看不到它真实的年龄和沧桑。
今天,我们就用最朴实的大白话,来聊透这件事,看看调表车到底有什么危害,以及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去识别它,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安全。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调表这件事会如此普遍,又为什么我们必须对它抱有足够的警惕。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不就是把公里数改小一点嘛,数字好看,开起来感觉也新一些,只要车本身没大毛病,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您这么想,那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调里程表,绝对不仅仅是修改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它本质上是对车辆真实状况的一次全盘撒谎,其连锁反应会给车主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损失。
在二手车市场,行驶里程是决定车辆价值最核心的指标之一,甚至比年份还要重要。
一辆实际行驶了18万公里的汽车,和一辆只跑了8万公里的同款同龄车,它们的价格差距可能是好几万块钱。
不良商家通过技术手段,轻易地将18万公里改成8万公里,然后心安理得地按照8万公里的市场价卖给你。
你以为自己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了一辆车况不错的车,实际上,你是在为那个虚假的数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笔钱花得非常冤枉。
经济损失还只是第一步,更深层次的危害在于,你完全无法准确判断这辆车的真实健康状态。
汽车是一种精密的机械产品,它的保养和维护,是有一套严格的科学周期的,而这个周期的核心依据就是行驶里程。
比如说,很多车型的变速箱油建议在6到8万公里左右更换,火花塞、刹车油也都有各自的更换周期,而像正时皮带这种关键部件,更是必须在规定的里程数内更换,一旦它老化断裂,对发动机造成的损伤将是毁灭性的,维修费用极高。
现在,一辆已经跑了15万公里的车,里程表被调成了7万公里,你接手之后,自然会按照7万公里的标准去看待它,认为很多保养项目还早着呢。
结果就是,本该更换的零件没有换,本该进行的保养被忽略。
于是,车子开着开着,各种小毛病接踵而至,今天这里异响,明天那里顿挫,让你不停地往修理厂跑。
你可能会抱怨车子质量差,但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身体早就因为过度劳损而发出了警告,只是这个警告被虚假的里程数给掩盖了。
比花钱修车更可怕的,是潜在的安全风险。
车辆的很多安全部件,其寿命都和行驶里程息息相关。
最典型的就是刹车系统和轮胎。
刹车盘会随着使用不断变薄,当磨损到一定极限后,在紧急制动时就有可能出现碎裂,导致刹车失灵。
一辆跑了十几万公里的车,刹车盘可能已经接近极限,但虚假的低里程会让你放松警惕。
轮胎也一样,即便花纹看起来还很深,但橡胶材料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增加而老化,性能下降,增加高速爆胎的风险。
这些看不见的隐患,是调表车带来的最大威胁,它直接关系到你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省下一点购车款,却把自己置于一个充满未知风险的环境中,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既然调表车的危害这么大,我们普通消费者有没有办法去识别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现在的调表技术越来越高明,但只要我们足够细心,依然可以从很多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询这辆车的维修保养记录。
只要这辆车曾经在正规的4S店进行过保养或者维修,那么每一次进店的时间和当时的行驶里程数都会被详细地记录在全国联网的系统里。
这就像是车辆的一份电子病历,是无法轻易篡改的。
你可以向卖家索要车辆的车架号(VIN码),通过一些付费的查询软件或者平台,就能调取这份记录。
如果查询结果显示,这辆车在去年某一次保养时,记录的里程数是10万公里,而现在你看到的车仪表盘上只显示7万公里,那么毫无疑问,这辆车百分之百被动过手脚。
即便车辆后期没有在4S店保养,导致记录中断,我们也可以通过逻辑来判断。
比如记录显示车辆前五年平均每年跑2万公里,到第十年卖的时候,里程表却只比五年前多了1万公里,这就非常不合常理了。
除了查记录这种硬核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车辆的磨损程度,来进行辅助判断。
公里数可以修改,但长期使用留下的痕迹是很难被彻底清除的。
你可以重点关注几个地方。
首先是方向盘,特别是驾驶员双手最常握持的3点钟和9点钟位置,如果一辆车跑了十几二十万公里,这个位置的皮质纹理会被磨得非常光滑,油光锃亮,甚至出现破损脱落,这种岁月的痕迹是喷再多表板蜡也掩盖不了的。
其次是主驾驶的座椅,注意观察座椅左侧的侧翼,因为每次上下车,身体都会和这里发生摩擦。
如果这个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塌陷、褶皱,或者皮质开裂,那就说明这辆车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与一个较低的里程数是完全不匹配的。
还有就是刹车踏板,新车的刹车踏板橡胶表面都有清晰的纹路,而高里程车辆的踏板会被踩得非常光滑。
这些细节综合起来,就像是在阅读车辆的身体语言,能告诉你它真实的故事。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检查一些关键的机械部件。
轮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查看轮胎侧壁上的一串DOT编码,末尾的四位数字代表了它的生产日期,比如“2522”就表示是2022年第25周生产的。
如果一辆2018年的车,里程表显示只有4万公里,但四条轮胎却都是2023年刚换的,这就很可疑。
正常的原厂轮胎,跑4万公里远未到更换的时候,为什么会四条一起换掉?
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原车轮胎因为跑了十几万公里已经磨平了,为了掩盖真实里程,卖家换上了新轮胎。
另一个要看的是刹车盘,你可以用手去触摸刹车盘的表面,如果能在盘片的外边缘摸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台阶”,也就是一道很深的沟,这通常意味着车辆已经行驶了相当长的里程,至少在七八万公里以上。
如果刹车盘已经磨损严重,但里程表却显示一个很低的数字,那基本就可以断定有问题了。
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经验毕竟有限。
最稳妥、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在决定购买之前,花几百块钱,请一个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
他们拥有专业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诊断电脑读取车辆各个控制单元(比如发动机电脑、变速箱电脑、ABS系统)里储存的里程信息。
很多低级的调表操作,只会修改仪表盘上显示的里程,而忽略了这些隐藏在系统深处的数据。
一旦检测师发现不同模块记录的里程数不一致,调表车就立刻原形毕露了。
这几百块钱的检测费,相比于可能帮你避免的几万块钱的购车损失和后续无尽的维修烦恼,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归根结底,购买二手车,心态要放平,不要总想着能占到多大的便宜。
一个远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的价格,背后往往隐藏着你看不到的风险。
多一份谨慎,多一些查证,才能真正买到一辆让自己放心、省心的代步工具。
正规网上实盘配资,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配资头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